Page 87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5月)
P. 87

ᇏݓࣁඋ࿐߶






                   进行探讨。材料开发商将不必自己开发用于评估适用性的实验方法,而可以在

                   公开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竞争。罐体所有者也可以从公平的角度考虑是否采

                   用。不过,如果罐体类型因规模扩大而发生重大变化,或考虑采用第 4.2 节所                                             ᇏݓࣁඋ࿐߶

                   列两种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类型,此时则有必要重新进行类似的评估,并制定
            ᇏݓࣁඋ࿐߶
                   材料可靠性评估方案。


                   4. 结语


                        钢铁材料的氢脆问题早已被发现,而通过材料开发以及适当的设计和维护,

                   逐渐确定了控制脆化的同时保持设备完整性的方法。作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手
                   段,利用氢来构建能源供应链的目标已成为全球趋势,而氢脆问题也突然再次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原因是人们对大量运输民用技术中前所未有的 100MPa级
                   高压氢,以及在无限接近零度的温度下液氢大量流通的担忧。压力和温度是评

                   估高压容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但近乎极限的使用条件也让氢脆问题再次受到

                   重视。如果将氢能作为支柱性能源的话,那么对其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将前所未

                   有,针对材料的氢适用性评价也将非常严格,只能选用符合条件要求的材料,

                   还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维护管理等双重和三重安全保障措施来促进其实际

                   应用,是构建氢能社会的初始阶段所必须经历的。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虽然非常保守的安全对策在建立氢气供应链的初期阶段至关重要,但在全

                   面部署阶段也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回顾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压力容器标准

                   中安全系数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改变容器标准时需要积累相应的经验。在

                   经济前景不可预见的初始阶段,私营公司对于积累经验和业绩的阻力非常大。

                   可能需要公共机构协助降低门槛,但即便如此,也需要公司有开发技术的意愿。
                   材料是高压氢气和液氢设备可靠性的基础。我们希望整个钢铁行业都能认识到
 ᇏݓࣁඋ࿐߶
                   技术开发在决定设备性能和价格方面的意义,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氢

                   能技术的开发。






                        原文参考 CMISI 数据库:西山纪念技术讲座,2023 年 5 月,第 247-248 回,

                                                                                        第 149-170 页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84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