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5月)
P. 84

ᇏݓࣁඋ࿐߶






                                              表 4 奥氏体材料的评估试验


                     No.          项目                                详细(例)

                           研究延性断裂特性            外,还可以建造小型模拟罐,使用液氢进行断裂试验。 ᇏݓࣁඋ࿐߶
                                               先进行SSRT试验等,找出氢脆特性降低最主要的条件后,
                      1    和氢脆基本特性的            再根据ISO12135 等标准进行J-R曲线评估,以找出延性断
            ᇏݓࣁඋ࿐߶
                           小型试验                裂的产生特性和不稳定条件。
                           极低温条件下的脆            根据ISO12135,对材料进行从施加极低温预应变到常温热
                      2
                           性断裂评估试验             ・预应变循环的断裂韧性试验。
                           最大氢脆处理后的            在 2000~8000 吨卧式试验机上进行大范围拉伸试验。此
                      3
                           实际规模样机试验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3.2.2 碳钢(镍钢)材料的评估测试项目

                        奥氏体不锈钢存在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因此,考虑选用碳钢作为液态氢储

                   罐的材料。图 11 显示了在碳钢中逐渐增加镍含量时,根据韧性改善效果得出的

                   最低可用温度的变化趋势。考虑到这一关系以及液氢的沸点为-253℃,添加约

                   12%的镍就足以使其达到可用温度。

                        然而,镍钢基本上是一种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素体钢,最重要的是要注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意脆性断裂的发生,这是铁素体钢显微组织的弱点。从能否防止脆性断裂的角
                   度对材料进行评估,与用于LNG储罐的 9%镍钢同样,主要是评估脆性裂纹的

                   起始和脆性裂纹扩展的停止特性。已于 2019 年被ISO标准化的ESSO试验作为一
                   种材料评估方法,需要对母材和焊接接头进行这种大规模的脆性裂纹传播阻止

                   特性评估试验(图 12、图 13、表 5)。材料开发的关键在于确保残余奥氏体,

                   而残余奥氏体是形成这些特殊特征的关键,因此,即使奥氏体组织的形态使其

                   在满液状态(极低温)下遭受地震时没有断裂,但由于经历过塑性应变,奥氏
 ᇏݓࣁඋ࿐߶
                   体组织也可能因转变而消失。关于同类钢材的氢脆问题,我们了解得并不多。

                   首先,应通过SSRT试验等进行慎重评估。关于焊接接头可以考虑采用在LNG储

                   罐中的应用已得到验证的奥氏体焊接材料的组合形式。还需要对这些组合进行

                   氢脆特性的综合评估。表 6 展示了碳钢作为液氢储罐材料的应用评估测试。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81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