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6月)
P. 52

ᇏݓࣁඋ࿐߶






                   MR0175/ISO15156 将碳钢和低合金钢的 H2S 腐蚀区分如图 20 所示,并规定

                   22HRC(250Hv10)为第 3 区对应的严苛环境下钢板表面硬度的上限。但在

                   2010 年代,在高于 1bar 的严酷 H2S 环境下的管道中观察到裂纹现象,并将其                                       ᇏݓࣁඋ࿐߶

                   归因于钢板极表层形成的局部硬化区(Local Hard Zone: LHZ)。LHZ 形成于钢
            ᇏݓࣁඋ࿐߶
                   板极表层(0.5mm 以内),在 TMCP 加速冷却的某些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但在

                   常规硬度测试(10kg 载荷维氏硬度)中很难检测到这种现象。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图 21 四点弯曲 SSC 试验结果中最高硬度与气压的相关性(试验材,TMCP+

                                                         回火)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藤城等人通过详细研究钢板的显微结构,探讨了微小区域硬度对钢板极表

                   层 SSC 性能的影响。图 21 显示了四点弯曲 SSC 试验中最大硬度与气体压力之
                   间的相关性。钢材的化学成分为添加了 0.04-0.05%C-0.2~0.3%Si-1.4~1.6%Mn-Ni,

                   Cr,Mo,Nb,Ti 的 0.4Ceq。通过提高轧制后的冷却速度(>100℃/s)并在轧后

                   回火至 30~700℃来调整表面硬度。硬度采用 Hv0.1(维氏硬度,载荷 0.1kgf)。

                   不仅在 1barH2S 条件下,而且在 16barH2S 条件下,裂纹产生的极限硬度都是
 ᇏݓࣁඋ࿐߶
                   250Hv0.1。图 22 显示了四点弯曲 SSC 试验结果中最大硬度与氢渗透率之间的

                   相关性。结果发现,在硬度低于 250Hv0.1 时,即使在充氢至氢渗透率高于

                   15barH2S 分压(约 20µA/cm)的 55µA/cm 以上的条件下,也不会出现 SSC。然

                   后研究了热循环试验中被加热到 1300℃,然后在 450~650℃的不同温度下进行

                   等温转变后的合金的硬度和显微组织。只有当保温温度为 450℃时,硬度才超

                   过 250Hv0.1,而显微组织则为下贝氏体(BⅢ)或回火马氏体(αTM)。换句话说,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49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