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68

ᇏݓࣁඋ࿐߶






                        对图 38~40 的实验中发生点蚀的位置进行分析的结果如图 41 所示。发生点

                   存在一个方位性凹坑(再钝化性凹坑),坑内还残留着部分夹杂物。在那里检

                   测到了 S。因此,如图 42 所示,可以推测再钝化性凹坑的产生是由 MnS 等硫                                          ᇏݓࣁඋ࿐߶

                   化物夹杂物引起的,这些凹坑释放的金属离子的水解导致快速酸化至去钝化 pH
            ᇏݓࣁඋ࿐߶
                   值以下。据推测,如果没有缝隙,即使形成了再钝化性凹坑,溶液也会被对流

                   稀释,凹坑及其周围区域会再钝化。然而,缝隙内部的溶液对流和迁移受到抑

                   制,因此侵蚀性较高的溶液被滞留在狭小区域内,我们认为这是造成持续去钝

                   化的原因。缝隙结构起到将再钝化性凹坑造成的局部酸化限制在凹坑及其周围

                   区域的作用。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图 42 不锈钢缝隙腐蚀的形成和长大




                        根据 Kaji 等人的研究报告,再钝化性凹坑发生在酸性区域,且电位区域略

                   低于点蚀电位。Chiba 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生成 S 的酸性区域(见图 14)也

                   会出现以 MnS 为起始点的去钝化现象。缝隙内部的被动溶解将 pH 值酸化到 2,
 ᇏݓࣁඋ࿐߶
                   高于钢基体相的去钝化 pH 值。但这足以发生以 MnS 为起始点的再钝化性凹坑。

                   钝化引起的酸化现象对于不锈钢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被动溶解引起的酸

                   化并不直接导致缝隙腐蚀。在规划防止缝隙腐蚀的措施以及通过数值仿真估算
                   腐蚀寿命时,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

                        图 42 总结了本文所述的缝隙腐蚀发生机理。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当缝隙

                   因长期被动溶解而酸化,pH 值低于去钝化 pH 值时,就会发生缝隙腐蚀。对此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65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