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29
表的碳化物 以σ相为代表的金属间化合物以及含氮钢中以 Cr2N和 CrN为代表
的氮化物 因此Y根据导致焊缝耐腐蚀性降低的析出物类型进行分类Y下文将
介绍有关局部腐蚀的机理和对策的研究趋势
4.2关于提高焊缝抗局部腐蚀性技术研究的趋势
4.2.1 伴随碳化物析出的局部腐蚀与防腐蚀技术
众所周知Y通常 C 会因敏化而导致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降低Y其原因是以
Cr23C6为代表的碳化物析出Y在其周围形成一层贫 Cr层所导致 Cr23C6处于
400~800℃温度范围保温时会产生析出Y具体取决于钢种有所不同 由于
Cr23C6易于在晶界处析出Y当敏化不锈钢受到腐蚀时Y晶界会发生选择性腐蚀Y
也即晶间腐蚀 用于评价敏化的晶间腐蚀试验包括 JIS G0580½不锈钢电化学
再活化率测定法¾ JIS G0573½不锈钢 65%硝酸腐蚀试验法¾和 JIS G0575
½不锈钢的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法¾
Cr23C6使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实例如图 20所示 对 SUS347焊
接金属进行了等温时效热处理Y并采用 JIS G0580 规定的电化学再活化法
½EPR¾评价了敏化程度½图 20a¾ EPR试验方法是在含有 KSCN的硫酸溶
液中Y进行阳极极化 活化溶解 经过钝化后再反向扫描活化区 阳极极化结
束时Y在表面比较平滑的状态下进行全面溶解Y但在通过反向扫描进入活化溶
解的敏化材料中Y由于贫 Cr层上的钝化膜不稳定Y晶界处会出现沟状腐蚀 再
活化率½ir/ia¾是阳极极化过程中最大电流密度 ia与反向扫描过程中最大电流密
度 ir之比Y是敏化程度的指标 EPR试验还广泛用于现场材料的非破坏性诊断
和损伤调查 EPR试验后的扫描电镜½SEM¾图像如图 20b所示Y其中奥氏体
和δ-铁素体相的晶界处发生了晶间腐蚀 这是由于经过等温时效热处理后在晶
界处有 Cr23C6析出Y在晶界周围形成了缺 Cr层Y使晶界容易发生腐蚀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26
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