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32

½b¾晶间腐蚀的 SEM图像




                        西本等人的研究小组利用图 21所示的模型模拟了焊接金属中的敏化行为
                   他们引入了一个理论参数∆S用于定量评价碳化铬/基体界面上贫 Cr层Y该参数

                   被定义为低于临界 Cr浓度以下的 Cr浓度在微小距离上的积分 与贫 Cr层形成

                   量相对应的参数∆S与通过 EPR试验确定的再活化率具有相关性 图 21中的右

                   图显示了 SUS308焊接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等温时效热处理后的∆S计算结果 在

                   所有温度下Y敏化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Y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 这表

                   明随着碳化铬的生成Y开始形成贫 Cr层Y敏化效应也随之产生Y但一旦碳化铬

                   产生量足够多YCr就会从基相扩散到贫铬层Y敏化就会受到抑制½脱敏 恢

                   复¾ 在发生敏化的温度范围内Y根据图 21可以看出Y热处理温度越高Y敏

                   化发展速度也越快Y但随后的恢复也越快

























                    图 21 ½左¾Cr氮化物周围的 Cr浓度曲线示意图 ½中¾△S与通过 EPR试

                           验求出的再活化率的关系 ½右¾SUS308的△S随时间的变化




                        时间-温度-敏化½TTSX(Time‐Temperature‐Sensitization¾曲线展示了

                   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通过 EPR试验获得的再活化率的影响 具有不同碳

                   浓度的 SUS308同等材料的 TTS曲线示例如图 22所示 根据 TTS曲线可以确

                   定容易发生敏化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还可以看出Y在热处理温度不变的情况

                   下Y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Y会出现从敏化到恢复的过渡 由于随着碳浓度的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29
                   究院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