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42
性之间经常形成取舍关系 并非σ相析出区的任何位置都会产生局部腐蚀Y而
是由σ相周围的缺 Cr和缺 Mo层与夹杂物溶出的叠加效应所导致Y根据这一发
现Y建议通过控制不溶性夹杂物等方法Y即使形成了σ相Y也能确保耐腐蚀性
期待今后能设计出可打破上述取舍关系Y具备兼顾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耐腐蚀
性能的材料
4.2.3 与氮化物析出有关的局部腐蚀和腐蚀防护技术
添加氮可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Y尤其是对于高耐腐蚀性的双相不锈
钢Y目前许多现行钢种都添加了氮 在双相不锈钢的基体金属中Y通常采用固
溶热处理使析出物溶解Y通过将α相与γ相的比例控制在 1:1左右Y从而获得高
耐腐蚀性 另一方面Y在焊接的热影响区Yα相与γ相的比例发生变化Y各相的
成分分布发生变化½α相的 PRE值减小¾Y导致耐腐蚀性降低Y随后的氮化物
析出是造成耐腐蚀性显著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焊接熔合区附近的高
温 HAZ中Yγ相减少Yα相增加Y但如果冷却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Yα相中过饱
和的 N就会以氮化铬形式析出Y导致周围区域形成贫 Cr层Y从而使耐腐蚀性
降低
焊接热影响区氮化物导致点蚀的具体示例如图 29所示 有针对性地以相
对较低的输入热½0.59kJ/mm¾对双相不锈钢½UNS S32750¾进行氩弧焊
½TIG¾Y在经过酸洗清除氧化皮后采用 ASTM G48 Method A法评价了抗点蚀
性Y结果显示焊点½CPT=60℃¾的抗点蚀性低于母材½CPT=75℃¾ 腐蚀试
验后的观察结果还显示Y在焊缝金属和稍稍远离焊缝金属的母材热影响区发生
了点蚀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接头以及根据焊接热循环测定结果制作的再现热影响区
产生点蚀起点的调查结果如图 30所示 可以看出Y在焊接接头中Y腐蚀起点
并不在焊缝金属附近Y而是在稍远一些的有些粗化的α相与α相的边界处 在利
用再现热影响区进行的腐蚀起点调查过程中Y也证实了腐蚀发生在轻微粗化的
α/α边界上析出的氮化铬周围 然而Y由于在低热输入时冷却速度较快Yγ的析
出并不充分Y因此在过饱和 N成为形核点位的α/α界边界析出了氮化铬 氮化
铬析出后Y在氮化铬析出物周围形成贫 Cr层Y成为腐蚀的起点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39
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