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104
图 41 不同钢种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之间的关系
6.3其他TRIP钢
相较于最初的 Q&P工艺Y工艺的改进和对象材料范围的扩大使该方法的
应用不断扩展至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YHsu提出一种在 Q&P处理后进行回火
的 QPT工艺 通常认为Y碳元素向残余γ的配分以及碳化物的析出会导致残余γ
稳定性下降Y应采取措施避免此类反应Y也有研究人员正在尝试通过添加 Nb
等微合金元素的方式改善基体析出情况 最近Y还有人提出一种称为低温复合
热处理½QPCT¾的有效方法 此外Y本文作者等人通过将 Q&P钢淬火中断与
中锰钢两相区退火相结合的热处理方法Y使回火马氏体基体中形成被薄膜状残
余奥氏体包围的新马氏体½核壳显微组织¾Y以提高中锰钢性能 图 42所示
为该工艺的热处理示意图及所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示例 其中Y
核 部所形成的
新马氏体为硬质相Y能够在应力分布作用下½参见本系列论文
3. 力学性能基础
½位错运动和加工硬化¾ ¾产生与 DP钢相当的加工硬化率和高抗拉强度 此
外Y在 TRIP效应作用下
壳 部残余奥氏体有助于在变形中期和后期提高加工硬
化率Y并有助于减轻新马氏体晶界处的应变和应力集中现象 另外Y还有人提
出将中断淬火替换为通过在对象材料中添加 Mn和 Cr等合金元素的方式使 Mf
点降至接近室温Y再通过室温淬火使对象材料形成亚稳态奥氏体结构Y然后通
过加工对所形成的加工γ+加工诱发马氏体进行配分处理Y最终形成变形配分钢
½D&P¾和轧制配分钢½R&P¾ He等人在报告中指出Y将 D&P工艺应用
于 Fe-10%Mn-0.47%C-2%Al-0.7%V合金能够得到具有高位错密度的马氏体基
体 超细片状奥氏体和纳米尺寸钒碳化物等显微组织Y并且在某些条件下能够
获得 2GPa以上的屈服强度以及 15%以上的伸长率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