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6
图 1 作为局部腐蚀原因的材料方面和环境方面的不均匀性
2.用于提高抗点蚀性能的技术
2.1点蚀及其评价方法
点蚀是一种集中在金属表面很小范围并深入金属内部的腐蚀形态 点蚀容
易发生在钝化膜相对较强的金属材料中Y如不锈钢 铝 Ni及其合金Y当钝化
膜在含有卤离子½如 Cl ¾的腐蚀性溶液环境中因某种原因而局部受到破坏时Y
-
就会发生点蚀 在钝化膜的破坏区域Y由于金属的活化溶解和溶解金属离子的
水解反应YpH值下降 此外Y为了保持电中性条件YCl 会进入蚀坑内部 如
-
果蚀坑中的 Cl 浓聚YpH值下降到与去钝化 pH值相同的值Y则不会生成钝化
-
膜Y蚀坑内的活化溶解会持续进行Y导致点蚀向深处进展 与不锈钢相比Y碳
钢和低合金钢的去钝化 pH值较高Y钝化膜的强度较低Y因此腐蚀容易发生在
整个表面Y很难像不锈钢那样形成明显的点蚀Y但在腐蚀性环境½如汽车底盘¾
中以及使用盐水进行的反复干湿试验过程中会出现局部腐蚀Y即蚀坑
点蚀的典型评价方法包括 ASTM G48½采用氯化铁溶液的不锈钢及相关合
金抗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¾和 JIS G0577½不锈钢点蚀电位的
测量方法¾ 其他评价包括 ASTM G150½用于不锈钢电化学临界点蚀温度试
验的标准试验法¾和利用各种盐水进行的复合循环腐蚀试验 例如Y采用
ASTM G48 Method E方法Y将试样浸入腐蚀性溶液½6%FeCl3+1%HCl¾中 24
小时Y腐蚀深度达到或超过 25pm时发生点蚀的最低温度被评价为临界点蚀温
度½Critical Pitting corrosion TemperatureXCPT¾ 图 2 表示采用 ASTM
G48 Method E方法对双相不锈钢½UNS S32750¾点蚀实施评价的结果实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Y点蚀的数量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Y而且点蚀越来越易
于向深处发展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3
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