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94
图 32 相同组分 DP钢 TRIP钢½Fe-1.5%Mn-1.5%Si-0.2%C ¾和铁素体-珠
光体显微组织普碳钢½Fe-24%C合金¾的应力-应变曲线
5.3 TRIP钢的拉伸变形显微组织及其特性
由于 TRIP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Y相关人员对其显微组织和特性进行了大
量研究 本节将就近期有关
拉伸变形所引起的显微组织变化和力学响应的原位
中子衍射分析 以及
不均匀变形显微组织的 DIC可视化分析 示例对其予以介绍
Harjo等人对两种具有不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及稳定性的 TRIP钢½Fe-0.21C
-1.22Mn-1.51Si和 Fe-0.41C-1.18Mn-1.47Si¾进行了原位中子衍射实验Y对
拉伸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行为及其晶粒取向依赖性以及引发相
变的晶格应变等无法通过静态观察得到的TRIP钢显微组织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
研究 图 33所示为本文报告附图 虽然加工诱发相变初始阶段碳含量较高的
B钢 表现出较高的平均应力水平½a¾Y但当具有各种不同晶粒取向的残余奥
氏体开始发生相变后Y观察到两种钢具有相同的相应力 也就是说Y两种钢具
有同等残余奥氏体应力稳定性 该结果表明Y拉伸变形过程中铁素体基体和残
余奥氏体之间的应力分布对残余奥氏体的加工诱发相变行为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因此Y采用原位中子衍射法能够在以往仅通过相变率评估残余γ相稳定性的基础
上Y利用不同晶粒取向残余奥氏体的应力状态对显微组织进行评估 今后研究
中Y有望在此基础上实现聚集组织 TRIP钢的显微组织控制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