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6月)
P. 27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图 20 (a)Fe-2Mn-0.3C 的 998K 逆转变材料 SEM 组织与(b)对应位向关系                                 ᇏݓࣁඋ࿐߶

                   与 K-S 关系的位向差图;(c)998K 逆转变材料 SEM 组织,(d)C 和(e)Mn

                                  图。(γacicular:针状奥氏体,γglobular:块状奥氏体)


                       在对低合金钢进行单相和双相区加热以及对高合金钢进行双相区加热时,

                   会析出具有成分分配的针状奥氏体,并且仍然表现出记忆效应。同时,形成块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状奥氏体,但其位向一般与原始奥氏体不同,长大是由匹配不良的界面迁移引

                   起的。图 20 表示双相区 Fe-2Mn-0.3C 合金双相区退火过程中形成的块状和针状

                   奥氏体(γ)的结晶学特征和元素分配行为。(b)为逆转变奥氏体和马氏体之间结

                   晶位向关系的 K-S 关系图,是通过重建初始奥氏体晶粒的位向和马氏体的位向

                   得出的。针状γ的位向关系与马氏体的 K-S 关系接近,但块状γ的位向系数明显

                   偏离。(c)-(e)是通过 EPMA 分析逆转变组织测得的 C 和 Mn 分布。与逆转
 ᇏݓࣁඋ࿐߶
                   变前的马氏体一样,块状γ中的 Mn 浓度为 2%,基本均匀。另外,Mn 在邻近区
                   域的针状γ中浓聚。这种在界面上的成分分配行为差异主要是由结晶位向关系不


                   同,导致界面结构和迁移性不同的缘故。

                       由于厚钢板在板坯二次加热过程中的加热速度相对较慢,在穿过双相区时,

                   可能会发生逆转变奥氏体和铁素体等初始组织的基体相之间的这种元素分配,

                   并可能影响随后的热变形和冷却过程中的转变。此外,针状奥氏体的生成所产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