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11
ᇏݓࣁඋ࿐߶
得到纯铁的 F 值约为 0.7eV。另外,所添加的元素会影响扭结对的形成能。例
如,在 IF 钢或纯铁中添加 Ni、Cu、Al 和 Mn 等固溶元素时,扭结对的形成能
较低。研究结果表明,液氮温度下合金的屈服应力降低,即出现所谓的固溶软 ᇏݓࣁඋ࿐߶
化现象。由于这种固溶软化现象能够提高低温下的位错迁移率,因而有利于提
ᇏݓࣁඋ࿐߶
高低温韧性。
2. 加工硬化行为
2.1 单晶体的加工硬化行为
图 6 所示为通过单晶体拉伸试验所得到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研究过程中,
对试样施加应力后先是开始发生弹性变形,当应力超出屈服范围后变为塑性变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形。fcc、bcc 和 hcp 的塑性变形各有特点,通常随塑性应变量的增加分为 3 个
变形阶段。最先出现的第 I 阶段变形集中于始滑移系(即,施密特因子最大的
滑移系,也被称为易滑移区域,该区域的加工硬化率最小)。有关铁单晶体应
力-应变曲线的研究相当有限,图 7 所示为 Ken 所给出的 Fe-0.004C 单晶体研究
结果。图中标准三角形所示为拉伸轴的初始取向,拉伸轴取向为 Fe-1、Fe-23、
Fe-15、Fe-8、Fe-2 和 Fe-10 时所观察到的为第 I 阶段。当拉伸轴位于取向标准
ᇏݓࣁඋ࿐߶
三角形内时,第 I 阶段的持续时间将有所延长,这是因为第 I 阶段的持续时间与
ᇏݓࣁඋ࿐߶
次级滑移的起始时间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拉伸轴位于取向标准三角形内时,
屈服后的位错活动集中于施密特因子较高的原始滑移系,所以单晶体滑移持续
时间较长,而阻碍始滑移系位错运动的次级滑移系(施密特因子大小排第 2 位
及以后的其他滑移系)的起始时间则会延迟。另外,当初始拉伸轴取向靠近标
准三角形外围时,即使屈服后立即出现低塑性应变,次级滑移系也会开始出现
位错运动。并且,当 Fe-6 和 Fe-32 的拉伸轴取向正好朝向[001]和[011],且 Fe-
ᇏݓࣁඋ࿐߶
33 与[001]和[011]大圆相接时,由于存在多个具有等效施密特因子的滑移系,将
在多个滑移系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屈服。这种情况下,应力-应变曲线上不会出现
第 I 阶段,但在屈服后会立即出现下文所述第 II 阶段。另外,如果将第 I 阶段
的加工硬化率设为 ,则 fcc 晶体中 10 3 ( :刚性模量)。根据图 7 所
I
I
示应力-应变曲线,Fe 单晶体 Fe-1、Fe-23、Fe-15、Fe-8、Fe-2 和 Fe-10 的 数
I
-3
-4
-3
-4
-4
值分别为 6.1×10 、5.9×10 、1.1×10 、9.6×10 、1.3×10 和 2.4×10 -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