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32
ᇏݓࣁඋ࿐߶
可以将 Fe 和 H2O 稳定区域之间的电位差视为 0.5V 左右。因此,膜中存在高达
-1
6
1×10 Vcm 的强大电场。这是讨论钝化膜开裂时的一个重要观点。另一方面,
导致钝化的氧化物在如此大的电位差下也需要具备成膜缓慢的特性。此外,钝 ᇏݓࣁඋ࿐߶
化膜的长大(膜厚增加)是由于该电场中的离子迁移,金属的电位越高,膜就
ᇏݓࣁඋ࿐߶
越厚。
-
钝化膜除了去钝化 pH 外,还有一个弱点。即氯离子(Cl )引起的膜的开
-
裂和局部腐蚀。Cl 是海水的主要成分,存在于地球各处。此外,盐不仅与我们
-
的饮食息息相关,还广泛应用于各种产业和工业产品。因此,金属钝化因 Cl 而
发生开裂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工程学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其原因仍有待 ᇏݓࣁඋ࿐߶
阐明。
ᇏݓࣁඋ࿐߶
然而,自 2000 年以来,局部腐蚀显微研究方法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加深
了人们对实际应用型金属材料局部腐蚀的理解。最近,耐腐蚀材料和防腐蚀技
术的发展出现重大转变迹象。因此,本文在对局部腐蚀的理解进行整理的意义
上,从点蚀、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三个方面介绍对实际应用型金属材料局部腐
蚀的理解。此外,在耐腐蚀材料的开发前景方面,除了非金属夹杂物的改性之
外,还将介绍有效利用 C 和 N 等轻元素以及利用高熵效应开发耐腐蚀性合金等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新举措。虽然存在许多如卤化物离子等会引起局部腐蚀的离子,但本文仅讨论
-
Cl 。
2. 点蚀
2.1 点蚀发生理论
SUS304 不锈钢(Fe-18Cr-8Ni)上发生的点蚀如图 3 所示。这是将湿法研
磨后的试验件置于空气中(25℃,相对湿度:约 50%)生成较厚的钝化膜后浸
ᇏݓࣁඋ࿐߶
入 FeCl3 溶液时发生的点蚀。由图可知出现了许多半球形小孔(凹坑、pit)。
-
这种形式的腐蚀称为点蚀。这是由于钝化膜因 Cl 而出现局部开裂,导致钢基体
相以孔状溶解。本文将把出现孔状的腐蚀现象称为点蚀,把单个孔称为凹坑。
不过,由于很难严格区分这一点,重点关注反应时,凹坑也会表现为点蚀。
-
一般来说,金属电位越高越容易发生点蚀,并且需要 Cl 等卤化物离子才能
-
发生。目前针对 Cl 引起的钝化膜的局部开裂已经提出了许多模型。这些模型大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