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34
ᇏݓࣁඋ࿐߶
2-
同样,在膜的长大过程中,O 会从溶液向金属方向迁移。因此,氧离子气孔
2-
2-
(VO )从金属向溶液侧迁移。VO 的有效电荷为+2。在膜长大的同时,金属离
2+
子也会从膜表面溶解。金属离子从氧化物中溶解,相当于在膜表面生成 VFe 。 ᇏݓࣁඋ࿐߶
-
2+
2-
此 外 , 溶 液 中 不 存 在 Cl 时 , VFe 会 与 迁 移 到 膜 表 面 的 VO 结 合 并 消 失
ᇏݓࣁඋ࿐߶
-
-
(Schottky pair formation:肖特基对的生成)。然而,如果存在 Cl ,Cl 将会进
2-
2+
2+
入膜表面的 VO (有效电荷:+2),抑制 VFe 消失。最终,VFe 在膜内迁移至
金属侧,堆积在金属膜界面并形成空隙。此外,该模型说明,金属的电位越高,
-
2-
2+
膜表面的 VO 和 Cl 的相互作用就越强,流入膜内侧的 VFe 就越多。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图 5 点缺陷模型(PDM):
ᇏݓࣁඋ࿐߶
-
-
(a) 原子与空隙的迁移,(b) 不含 Cl 的溶液与(c) 含 Cl 的溶液
-
膜的开裂机理如图 6 所示,膜在 Cl 的作用下机械性开裂,金属暴露在溶液
-
中,这部分形成凹坑。开裂的原因在于膜表面吸附了 Cl ,导致表面张力发生改
变并产生裂纹。还有人提出,随着电位的增加膜逐渐增厚,膜内电位梯度和表
面张力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机械性开裂。此外,电位的变化也会影响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