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43
ᇏݓࣁඋ࿐߶
是由 MnS 溶解过程中形成的 S 系化学物种所生成的。此外,图 15 中的数据表
-
明,S 和 Cl 共存会引起钢的去钝化。Chiba 等人将 Na2S2O3 溶于 3M NaCl 中,
2-
+
利用 HCl 降低 pH 值,通过歧化反应 S2O3 +2H →S+SO2+H2O,制备了 S 悬浊 ᇏݓࣁඋ࿐߶
液。S 的生成通过溶液的白色浑浊状态得到证实,并测量了 SUS304 不锈钢(S:
ᇏݓࣁඋ࿐߶
0.0002%)的极化曲线。如图 15 所示,即使在 pH 值为 3.5 时,S 悬浊 NaCl 溶
液中也会出现活化溶解。然而,采用膜式过滤器过滤 S 悬浮 NaCl 溶液时,钝化
发生在-0.1~0.2V 左右。一般来说,SUS304 不锈钢去钝化的 pH 值低于 1.0。因
-
此,图 15 中 pH 值为 3.5 时的去钝化现象被认为是 S 和 Cl 的协同作用,而非 H +
的独立作用。 ᇏݓࣁඋ࿐߶
另外,由于 S 悬浮于溶液中,这意味着也可能存在与 S 处于平衡状态的
ᇏݓࣁඋ࿐߶
-
H2S,因此严格意义上不能断定 S 和 Cl 共存会引起去钝化,也不能排除 H2S 的
作用。此外,S 的氧化还原作用也可能与去钝化相关。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图 15 在 pH 均为 3.5 的未过滤 3M NaCl mM Na2S2O3 及已过滤的 3M NaCl-
-1
1 mM Na2S2O3 中的 304 不锈钢的极化曲线。转载经 J. Electrochem. Soc.(《电
化学》),160(2013),C511 许可。版权所有 2013,美国电气化学协会。
2.4.3 以 MnS 为起始点的点蚀发生机理
Chiba 等人提出的以 MnS 为起始点的点蚀发生机理如图 16 所示。在不锈钢
的钝化区域,MnS 发生阳极溶解,由于夹杂物表面的弱酸化作用而生成 S。此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