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44
ᇏݓࣁඋ࿐߶
-
外,在 S 和 Cl 的协同作用下出现钢的去钝化。S 浓度较高的钢/MnS 边界优先受
到侵蚀,并生成槽。由于 MnS 形状不规则,槽的深度和宽度因环境的不同而不
3+
同。 在槽的内部,钢的新生表面暴露出来,钢中浸出的 Cr 发生水解,导致 ᇏݓࣁඋ࿐߶
pH 值下降。此外,槽内发生局部活化溶解,此为凹坑(点蚀的发生)。如果槽
ᇏݓࣁඋ࿐߶
较浅,则生成再钝化性凹坑,如果槽较深,则生成增长型凹坑。经确认,这种
点蚀发生机理在未添加 S 的市售不锈钢(S:0.004%)中大小约为 1μm 的 MnS
上也成立。值得一提的是,以 MnS 为起始点的点蚀发生过程采用视频记录,并
已公布缩时摄影图像。此外,虽然上述结果是在 25℃时获得的,但也有研究发
现,在 75℃时,以 MnS 为起始点的点蚀机理未见明显变化。然而,研究报告 ᇏݓࣁඋ࿐߶
指出,随着液体温度的升高,MnS 的溶解电位区域会降低,点蚀电位也会相应
降低。
另外,许多人认为在 MnS/钢边界形成槽以及以 MnS 为起始点的凹坑的产
生原因是处于边界的钢侧存在贫 Cr 区。但也有很多认为可能属于人工伪影
(Artifact)的情况。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