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4年12月)
P. 39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图 10 未发生点蚀时的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此外,通过比较点蚀电位和腐蚀电位,可以估算出材料的可用性。这种方
-
法具体如图 10 所示。金属的点蚀电位随 Cl 浓度的对数呈线性降低。而腐蚀电
-
-
位则与 Cl 浓度无关。因此,在不同 Cl 浓度的溶液中进行测量后,推测在“点
-
蚀电位>腐蚀电位”的 Cl 浓度区域内不发生点蚀。这种方法快速而简单,因此
可作为浸泡试验和现场试验前的初步评估。
众所周知,发生点蚀有一个临界温度。“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测量方法”
ᇏݓࣁඋ࿐߶
ᇏݓࣁඋ࿐߶
已被标准化为 JIS G 0590。这是一种以相对较高的精度来推测一种材料能否用
于实际环境的极好的方法。
2.4 实际应用型不锈钢
2.4.1 发生点蚀时 MnS 的作用
-
虽然不能否定上述钝化膜因 Cl 而破坏的理论,但事实证明,不含硫化物夹
ᇏݓࣁඋ࿐߶
杂物的不锈钢微小区域具有极强的耐点蚀性。含有少量 S 的 SUS304 不锈钢(S:
-1
0.0265%)在 0.1M NaCl 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及其试验件(M:mol L ,下同)如
图 11 所示。通过涂覆树脂涂层,制作大小约为 200μm×300μm 的试验表面,并
对比是否含有 MnS。之后,本文中的电位将以 Ag/AgCl(3.33M KCl)为基准。
在图 11 中,电流密度在 0.1V 附近逐渐增加,这意味着钢表面已被钝化。含有
MnS 的情况下,电流密度从 0.35V 附近开始略有增加。这是由于 MnS 的阳极溶
解(氧化溶解)。此后,电流密度在 0.41 和 0.51V 时急剧增加。前者为再钝化
ᇏݓࣁඋ࿐߶
CSM 中国金属学会 CMISI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