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国外钢铁技术信息内参(2025年1月)
P. 78

如何积极利用残余奥氏体的特性提高高强度钢的伸长率和韧性等问题进行研究

                   尤其是在汽车用薄钢板领域Y研究人员利用残余奥氏体的 TRIP 效应

                   ½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effect¾研制出 TRIP复合显微组织钢板

                   并已投入实际应用Y并且其显微组织控制方法仍在不断取得进展 将来Y研究

                   人员还将把残余奥氏体的 TRIP效应应用于下文所述 Mn钢和 Q&P钢等第三代

                   先进高强度钢½AHSSX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s¾领域Y以进一步改

                   善此类钢种性能 本节将首先阐述残余奥氏体的产生机理Y随后将对影响残余

                   奥氏体含量的各种因素Y以及与其相关的奥氏体稳定性因素予以概述 接下来Y
                   先对奥氏体回火&淬火-配分½Q&P¾等能够有效控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热处

                   理方法予以简要说明

                   4.1Ms点和残余奥氏体



                        图 20所示为冷却温度与马氏体含量的对应关系 当温度降至 Ms点以下时Y

                   马氏体含量先是迅速增加Y随后缓慢发生相变直至到达 Mf点 这种马氏体含

                   量½体积分数Y f ¾随冷却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接近于下式½Koistinen-
                                       m
                   Marburger关系¾X


                                                f 1   exp   1.1  10  2 Ms  QT       ½10¾
                                                 m
                        式中YMs表示 Ms点YQT表示冷却过程中的温度 室温低于 Mf点时马氏
                   体将全部完成转变Y但如遇图中所示 Ms>室温>Mf的情况Y则会形成残余奥


                   氏体Y根据式½10¾Y奥氏体残余量为 exp                         1.1  10  2 Ms  QT  但是Y有研
                   究发现即使室温明显低于 Mf点Y碳钢的马氏体板条晶界处仍存在薄膜状残余


                   奥氏体 另外Y有报告指出通过利用三维原子探针½3DAP¾对残余奥氏体中的
                   碳浓度进行分析发现Y其高浓度碳偏析程度比平均组分高得多 这种含有高浓

                   度碳的细小奥氏体极其稳定Y即使后续处理温度达到零度以下也仍会残留






















                                                             75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